新华社福建上杭7月14日电14日,福建省环保厅发布了“上杭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‘7·3’污染事件汀江水质监测结果”,根据监测,目前汀江流域PH值和铜浓度均已恢复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。
据通报,环境监测部门从7月4日开始对泄漏点下游汀江河段12个断面进行加密应急监测,监测指标主要为泄漏废水的特征指标PH值、铜。
据监测,7月4日汀江上杭段监测出现PH值偏酸性、铜浓度升高的现象,PH值的范围在4.34—6.33之间,已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限值(6—9)。
泄漏得到控制后,自7月8日起,汀江上杭段各断面水质逐步改善,11日各断面PH值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,铜浓度逐步降低。至7月12日,汀江上杭段各断面PH值在6.65—7.96之间,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。
连日来,上杭、永定两县有关部门紧急采取各项措施应对水质污染、渔业损失等工作。当地干部群众将网箱里存活的光鱼捞起并装进大水桶,过秤、登记后,立即投进大库,以最大限度减少死鱼现象。永定县县政府已先垫付资金收购已死亡和浮头难存活的网箱鱼,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填埋。目前汀江水铜离子含量仍未达到国家渔业用水标准,渔民目前还不能恢复再生产。
上杭县的饮用水一共有4个水厂,有2个使用汀江水。事发后,从4日6点停止取水,到5日凌晨2点恢复使用。自来水的取水、出厂水经检测都符合标准。